聯合會簡介 聯合會章程 聯合會職能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成立于1985年。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是由我國建筑材料行業的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自愿組成的、跨地區、跨部門,經民政部批準設立,接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現有會員1500多家,來自建材行業制造、研發、流通、教育、規劃、標準、認證、展貿、傳媒和建筑、房地產等各個領域,同時還包括全國性建材各專業協會、各省市建材行業協會。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下轄9個直屬單位,10個分支機構。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作為聯結企業與政府的行業協會組織,將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維護和反映行業的利益、大多數會員企業的利益和訴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通過創新性的工作和服務去引導推動行業、影響幫助會員企業發展。強化服務理念,進一步明確聯合會功能定位。打造服務功能,有效保障建材行業發展需要。完善服務體系,建立積極有為、創新有益、服務有效、協調有序的工作氛圍。健全治理結構,有效提升建材行業治理能力。全面加強黨建工作,充分發揮思想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工作部署,在民政部、國務院國資委領導下,在發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緊緊依靠聯合會廣大會員和全行業的力量,團結奮斗,開拓創新,為加快形成建材行業大循環、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譜寫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實現“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建材行業發展新目標而不懈努力。....詳細 |
|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使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與趨勢的變化,適應政社分開和一業多會等行業協會改革發展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新形勢,從職能上確保聯合會更好地引領、協調、服務建材行業科學發展及切實加快自身功能建設和壯大實力,以適應實現我國建材行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目標和聯合會系統以增加服務功能,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的客觀需求,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民政部等和民政部等有關部門關于行業協會主要職能的相關要求,以及聯合會章程的相關規定,結合建材行業新的形勢確定聯合會主要職能如下: 一、以創新、超前、可行、有效的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科技等引領行業科學發展 (一)組織編制建材工業發展戰略、建材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相應編制建材行業五年發展規劃和實施細則并有計劃有目標的推進落實。緊緊圍繞建材工業綠色、高端、循環和低碳發展的總目標,促進傳統建材產業創新技術、轉型升級、提升質效、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加快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非金屬礦及制品、新興產業、新型多功能節能環保墻體材料等建材新興產業的發展,實現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兩翼齊飛。指導編制建材主要產業和節能減排、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走出去”等五年專項發展規劃。以創新政策、標準、技術(“三新”)推動行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推動發展瓶頸和節能減排瓶頸的突破,加快實現行業效...詳細 |
硅酸鹽學報 建材科技發展戰略 建材發展研究
- 《硅酸鹽學報》由中國硅酸鹽學會主辦,是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期刊,Ei收錄,“中文核心期刊”,“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百種 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B類)項目資助期刊。中國硅酸鹽學會授權“中國建材信息總網”每月與“硅酸鹽學報官網”同步發表該刊文章, 敬請關注![詳細]
- 《建材工業科技發展動態》是建材情報所為政府和行業提供決策支持的重要成果形式之一,其主要內容是國內外建材產業和科技發展方向,是建材產業政策決策服務的重要內部參考。 發刊單位介紹: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技術情報研究所,以下簡稱情報所)是科技部原242家轉制科研院所之一,隸屬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科研公益型事業單位,由中國建筑材...[詳細]
-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創新發展已成為時代主旋律、思想新常態。 創新,首先是思想創新,即要在戰略、規劃、政策等頂層設計中從發展實際出發,敢于突破既有的思維定式。中國建材工業規劃研究院和建材工業信息中心一直處在行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前端,負有引領思想創新發展的使命。 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中,中國建材工業規劃研究院和建材工業信息中心完成了1000多項規劃、戰略和政策等軟科學研究工...[詳細]
煤炭 電力 石化 鋼鐵 運輸
總體方案 管理辦法
中國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總體方案
在現實生活中,合同、債權、擔保、保險、票據等均以信用為基礎,同時,誠信也是民商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從市場經濟角度看,信用是市場經濟的生命和靈魂。從這個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誠信為本是市場經濟基本準則。信用評級最早產生于美國,從債券評級開始。信用評級在美國的歷史和金融發展史上證明是成功的,世界各國都在借鑒美國的經驗,相繼建起本國的評估機構。在我國,信用評級基本上是于1987年與企業發行債券同步產生的。但受制于發育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場和落后的規范化管理,目前 仍處于起步階段。當今中國正處于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又是風險經濟,在市場經濟下,規避風險、嚴守信用、確保經濟交往中的各種契約關系的如期履行,是整個經濟體系正常運行的基本前提。市場經濟越發達,各種經濟活動的信用關系就越復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信用評估和社會監調體系,以保證各種信用關系的健康發展及整個市場經濟體正常運行,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原材料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的作用。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建材工業和建筑業一并被列入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作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業試點單位,在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國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整規辦”)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聯合發布的《商會協會行業信用建設工作指導意見》、《關于﹤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以及《關于開展第二批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為加強中國建筑材料行業(以下簡稱“建材行業”)企業的誠信建設,提升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管理水平,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結合建材行業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以下簡稱“建材聯合會”)負責組織行業相關專家并聯合第三方信用評價機構北京國富泰企業征信有限公司,對建材聯合會會員中自愿參加行業信用等級評價的企業(以下簡稱“參評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
第三條 建材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遵循“自愿、公開、公正”的原則,評價體系、評價程序和評價結果將報全國整規辦和國資委備案,并進行社會公示和推廣應用等活動。
第四條 通過信用評價活動,逐步實現以下目標:建立建材行業信用體系和信用管理運行機制,樹立建材行業企業信用形象,塑造企業信用品牌,提升企業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