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神華凈利潤同比增長58.1% |
|||
來源:中國神華 | 發布時間:2022年08月30日|||
摘要:
中國神華8月27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5.79億元,同比增長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1.44億元,同比增長58.1%;基本每股收益2.071元。 |
|||
中國神華8月27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5.79億元,同比增長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1.44億元,同比增長58.1%;基本每股收益2.071元。 2022年上半年,本集團立足常態化能源保供,強化煤炭安全生產,優化煤礦采掘剝離接續,實現自產煤穩產增產。上半年商品煤產量為157.6百萬噸(2021年上半年:152.4百萬噸),同比增長3.4%。井工礦完成掘進總進尺22.9萬米(2021年上半年:23.0萬米),其中神東礦區完成掘進進尺21.9萬米(2021年上半年:22.3萬米);露天煤礦商品煤產量合計為57.9百萬噸(2021年上半年:53.3百萬噸),同比增長8.6%。煤礦安全生產形勢良好,上半年本集團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為0。 2022年上半年,本集團未發生煤炭勘探支出(可行性研究結束之前發生的、與煤炭資源勘探和評價有關的支出,2021年上半年為40.00億元);煤礦開發和開采相關的資本性支出約9.7億元(2021年上半年:54.4億元),主要用于支付上灣煤礦及補連塔煤礦邊角區煤炭資源出讓收益金。 本集團持續推進煤炭資源獲取和產能提升工作。內蒙古東勝煤田臺格廟北區新街一井、新街二井獲有關部門頒發的探礦權證,已完成勘探(精查)并進行勘查報告的評審備案;上灣礦、補連塔礦空白區及深部資源獲取工作有序推進;黑岱溝露天礦321公頃、哈爾烏素露天礦289公頃采掘場接續用地,取得國家自然資源部批復,有力保障了近3年用地需求,釋放剝離量約8.3億立方米;黃玉川、青龍寺、神山煤礦合計核增生產能力460萬噸/年,相關環評及產能置換工作按計劃推進。 智能化礦山建設成果豐碩,煤礦安全生產、災害預防水平顯著提升。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大柳塔礦和黑岱溝露天礦的智能化項目已建設完成,其中大柳塔礦已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驗收,達到I類中級智能化示范煤礦;神東煤炭各礦井變電所和水泵房已實現100%無人值守,主運輸系統實現80%無人值守;露天煤礦有34臺300噸級和220噸級卡車開展無人駕駛試運行。截至本報告期末,本集團已建成智能采煤工作面27個,智能掘進工作面28個,露天礦智能采剝面3個。 上半年,本集團積極落實國家有關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和價格政策,自產煤銷售進一步向中長期客戶傾斜,執行“基準價+浮動價”價格機制。上半年煤炭平均銷售價格為633元/噸(不含稅,下同)(2021年上半年:499元/噸),同比增長26.9%。 2022年上半年,本集團電煤銷售量為162.3百萬噸,占煤炭銷售量的比例為78.0%;對冶金、化工等行業的煤炭銷售量為45.7百萬噸,占煤炭銷售量的比例為22.0%。 公告表示,集團的主要運營模式為煤炭生產→煤炭運輸(鐵路、港口、航運)→煤炭轉化(發電及煤化工)的一體化產業鏈,各分部之間存在業務往來。2022年上半年,本集團煤炭、發電、運輸及煤化工分部的利潤總額(合并抵銷前)占比為73%、8%、18%和1%(2021年上半年:60%、8%、30%和2%)。受煤炭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煤炭分部利潤總額占比上升。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團于境外(含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的資產總額為28,909百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4%,主要為位于印度尼西亞的發電資產以及在中國香港發行美元債券形成的資產等。 公告介紹,截止2022年6月30日,集團中國標準下煤炭保有資源量330.9億噸、煤炭保有可采儲量140.5億噸;控制并運營的發電機組裝機容量38,929兆瓦;總鐵路營業里程達2,408公里。 |
|||
|